中国汉服网消息 在中国古代学历也同样重要。如果一个人考中进士,那么他的人生便会发生改变,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信大家都比较好奇,现代社会的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和中国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之间,是否等同呢?
实际上,类比至中国古代的学历,大学本科根本不值一提,甚至就连清朝时期的秀才,录取率比现代社会的博士生的录取率还要低。
首先我们来介绍下发展至明清时期,最为完整鼎盛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广大学子读书的第一个标签叫做童生。
《明史·选举志一》:“士子未入学者,通谓之童生。”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准备投身科举,一步一步往上爬,那么他的身份便是童生。在现代社会中,这就相当于我们步入小学,开始学习功课。
童生在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后,便会成为秀才。或许在寥寥次数中,你感觉不到从童生变为秀才的艰难,而实际上,很多人一辈子都仅仅只是一名童生。根据史书记载,在清朝道光时期,广东省曾经出现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参加院试的事例。
在众多影视剧中,秀才的形象都是白发苍苍的。秀才在古代社会的等级要高一些,他可以享受普通读书人没有的特权。比方说,看见知县可以不用下跪,还能免除徭役,更不能被随便用刑等等。
也许有人会认为,那秀才是不是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大学本科呢?其实不然,我们通过一组数据可以看出,现如今中国每年录取的博士生约为7.5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20000。而在晚清时期,录取的秀才大约为2万人,约占清朝总人口的1/15000。
很明显,晚清时期,秀才的录取率比现代社会的博士生还要低。也就是说,考中秀才对于古代人来说,是十分艰难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影视剧中,有的秀才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形象。
在明清时期,每三年会在省城举办一次乡试。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在乡试金榜题名的人,会被称为举人。而举人的社会地位,要更高一些。这意味着他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官员。
如果说秀才相当于现如今的985、211大学的学历,那么举人便相当于如今清华北大的学历。
一般而言,举人会担任地方官员,比如县令等等,这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县委书记。如果想要担任更高级的官员,则需要再次参加考试。同样每三年举办一次,考试的名称被称为会试。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举人有资格参加会试,就连那些曾经落第的举人也有资格。也就是说,参与会试的人数会更多,而通过考试的人,则寥寥无几。
那些有幸通过会试的考生,则被称之为贡士。接下来,他们会有一场更为重要的考试——殿试。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等级最高的考试,通过的人被称为进士。殿试结束后,通过考试的前三名,则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此时,这些辛苦一生的读书人,才算真正达到了人生巅峰。
虽说现代社会都将高考中的第一名称之为状元,但实际上,中国古代的状元并不是指学历,而是排名成绩的一种称谓。
如果将古代的状元与现代社会的学历进行对比,状元就相当于参加中国公务员考试,成为第一名的人。按照现代社会的官职比较,根据朝代授任官职不同,有的相当于一县父母官,有的相当于副市长,甚至还有的相当于如今社会的省长或省委书记等。
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实行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这1300年,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数不胜数,但最终夺得状元头衔的,却寥寥无几。
在封建社会,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不知道激励着多少学子熬夜苦读,悬梁刺股。“状元”一词也成为古代封建时代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
他们只有不断地读书,甚至熬白了头才能收获功名利禄。
相比现代社会,对于莘莘学子来说,则是极其公平的。每个孩子都有九年的义务教育,经过了严格的高考,成绩优秀的人则可以考上大学,继续钻研学术;而成绩偏差的人也可以去大专学习技能,造福社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