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儒心——从汉服的发展看儒家文化的影响

中国汉服网编辑部 汉服知识评论195,805字数 3204阅读10分40秒阅读模式

《左传》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更是华夏礼仪的一部分,可见汉服承载着深厚的礼仪文化。作为影响中国千年的“显学”,儒家的思想文化对汉服有深刻的影响。从形制特征、历史发展、精神内涵等方面均可看出传统服饰中儒家文化的浸染。

汉服儒心——从汉服的发展看儒家文化的影响

汉服的定义

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主要指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约公元前21世纪)至明末清初(公元17世纪中叶)的近4000年的时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熏陶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对服饰制度格外重礼,可以说汉服的基本精神往往源自儒家思想。

汉服的形制

漫长的历史发展,汉服形成了不同的形制特点。主要可分为上衣下裳制、深衣制和襦裙制。

上衣下裳即上衣和下裳分开,分为上身和下身穿的衣物,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形制,且有规定“衣正色,裳间色”,即上衣用“正色”,下裳用“间色”。中国传统服饰的配色以《周易》中的五行学说为核心,将五行所对应的青、白、赤、黄、黑五种颜色视为正色,而由五色调和而成的其他颜色如紫、绿、蓝等则为间色。这种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黄”,因天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在不同形制发展过程中,衣裳制始终受到重视,其中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坚持衣裳制是遵循黄帝制冕服、“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古制,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儒家“法先王”的思想。

深衣制在衣裳制基础上发展而来,上下连属,体现“天地合一”的思想,穿着也更方便。经上古儒家的整理和意义赋予,其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深意”。《礼记》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体现了强烈的“法天”思想。具体而言,可概括为: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直线“中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各行权衡。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十二个月。宽大的圆形衣袖应规;方形交领应矩;衣带下垂到脚踝,代表正直;下襟齐地,象征权衡公平。可以说,深衣制最典型地体现了华夏民族着衣的礼制思想。

襦裙制是出现稍晚的形制,是衣裳制的另一种发展。将上衣改短,称为“襦”,与下裙一起称为“襦裙”。由于穿着和活动更加方便,一般为常服,并一直保留到近代。

不同形制的汉服有一些共同特征,主要为:交领右衽、褒衣大袖和系带隐扣。

汉服领型中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衣襟压住右侧衣襟,外观为“y”形。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为左衽。这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也是分辨“汉服”与“胡服”的重要区别之一。汉族传统习俗,寿衣左衽,以示阴阳有别。

褒衣大袖是汉服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在剪裁用料上远大于覆盖身体的最小需要,衣袖大都比手臂更长,最常见的深衣规定要比手臂长一手的距离,而礼服袖宽可达四尺,垂手时几乎及地。但穿着时却会依人的身体结构,形成优美的流线,显出游刃有余的哲学思想,有种轩敞自然的典雅之美。

另一重要特征是系带隐扣,即用系带固定,无扣或隐扣。汉服一般用左右两组系带分别固定,同时在腰间加以大带和长带。这一定程度上受儒家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的人文思想影响。腰间大带在具有装饰性的同时也是权力的象征,是礼仪制度的体现。

汉服的发展

随着王朝更迭和岁月流转,汉服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征,其中的发展变化与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商周时奠定了汉服“上衣下裳”的基本形制。周吸收夏朝出现的象征王权的十二纹章,配合分封的等级制度,已有完整的冠服制度,与国家的礼仪等级相互呼应。

历史一转进入春秋战国,一个诸侯争霸兼并的混乱时代。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衣冠异制,前代形成的服饰等级制度遭到破坏。诸子百家蜂起,各自不同的政治观念也体现在服饰上:道家隐世,衣衫简朴;法家关注法治革新,疏于谈论服饰;墨家节用节葬,不重复杂的冠服……只有儒家以克己复礼为己任,赞扬夏商周的冠服制度,宣扬“道协人天”的思想,把服饰看作礼制的重要内容。

秦统一六国后,也统一了包括衣冠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服饰整体呈现厚重古拙的特点,以层层叠绕的深衣和富丽沉厚的纹饰为主旋律,极有气魄,体现出空前的气势。

进入汉朝后,经由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对冠服制度的影响格外明显。汉时依据四书五经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深衣”作为礼服的礼制地位最终确立。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朝在礼仪制度方面大多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

魏晋是另一个乱世,一个思想动荡的时期。儒道释思想相互影响,玄学兴盛。人们追求潇洒飘逸的素淡自然之美,衣裳日趋宽大飘逸,衣袖也变为敞口,汉服褒衣博带的特征在此时突出地表现出来,衣带当风间一举手一投足尽显那个时代独有的风度。

南北朝时汉服与胡服诸多交流,相互影响。骑射生活中便于劳动的胡服如裤褶、裲裆、半袖衫等在中原民间流传,后又影响了汉族官服。北魏孝文帝为加快鲜卑政权汉化,进行改制,改变鲜卑族的衣冠制度,史称“魏孝文帝衣冠改制”,同时学习儒学及汉族政权的各种礼仪制度吗,对民族融合有重大意义,为隋唐多元文化的发展与空前繁荣奠定了基础。

统一的隋唐王朝是自汉以后的另一座高峰,国力空前强盛。尤其是唐朝,以开放的姿态鼓励多元文化交流,佛教等外来思想文化大量传入中国,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互交流融合。服饰上也趋向开放,布料轻薄舒适。女子着装以襦裙为主,群腰系得较高甚至系到胸部以上,衬托出丰腴曼妙的体态,呈现出雍容的美感。

空前强盛之后是不可避免的衰败。宋明时理学兴盛,强调封建伦理纲常,强化对人思想和行为的控制,服饰文化趋向朴素保守,用色纯朴淡雅,崇尚“清水出芙蓉”之美。同时主张“恢尧舜之典,总夏商之礼”、“仿虞周汉唐之旧”,统治者的冠冕衣裳华丽异常,重装饰,尚繁丽华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各种社会矛盾危机悄然蕴藏其中。

清军入关以后,要求汉族人民剃发易服。为巩固政权,实现对汉人的统治,清朝统治者着重对汉人进行文化方面的同化影响。以“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政策和铁腕手段使“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千年的汉服制度由此终结。

近现代以来随着儒学复兴的不断发展,民间自发兴起“汉服复兴运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人们加入其中,研究传统汉服衣冠形制,致力于使汉服这一民族服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推进汉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新生发展。

汉服的精神内涵

总结而言,不同时代、不同形制的汉服中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儒家思想文化的浸染。主要可归结为:

宗法等级和礼仪制度。对等级和礼的重视贯穿整个汉服的发展史。重礼的思想体现在服装形制、配色装饰、着装礼仪等各方面。

尊天法地的思想。如前文已提到的服饰不同部位象征天地人、一年四季、十二月等,体现出天地人统一的思想追求。而五行理论则深刻影响了汉服的色彩,不仅有“衣正色,裳间色”的规定,不同的朝代依“五德始终”说各有崇尚的色彩。

仁爱与德行。儒家思想不仅重礼和等级,更强调为人德行与对人仁爱。这种理念灌注在服饰设计中,不同的形制中均体现“规矩绳墨”的象征寓意,生活中对于着丧服、戴礼帽等人的尊敬与礼让则是仁爱精神的实际体现。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汉服经千年发展,早已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而作为华夏文明主体部分的儒家文化始终对汉服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千百年后的今天,活在当下的“同袍”们怀一颗赤子之心,呼吁丢失了自己民族服饰的人们重新认识汉服,渴望“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汉服及其代表的传统礼仪文化必将在新的时代迎来全新的生命。

作者:陶殷缘,南京师范大学

weinxin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
请扫微信与我联系
中国汉服网编辑部
古代清明节究竟怎么过? 汉服知识

古代清明节究竟怎么过?

仲春与暮春之交,春分过后的第十五天,清明节,如期而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历史上,没有哪个节日像清明节这样,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
“礼”主导中国古代社会 汉服知识

“礼”主导中国古代社会

“礼”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春秋时期,孔子通过总结、清理和反思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了古老的“礼”观念,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创造性地建立起一套以“...
汉服的服饰结构你了解多少? 汉服知识

汉服的服饰结构你了解多少?

汉服,又称汉装,华服,相传为华夏之初,黄帝所造。大家都知道汉服衣冠华美,但是否了解汉服的发展史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呢? 汉服的服饰结构 尽管汉服千变万化,但它的演变始终是沿着一定的形态进行的,...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