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中国汉服网编辑部 汉服知识评论186,136字数 5341阅读17分48秒阅读模式
中国汉服网消息  2019年11月5日,B站账号“CCTV_国家宝藏”发布了视频《国宝音乐会:国宝音乐会 走进东博表庆馆,响彻东瀛的秋天》。其内容是央视《国家宝藏》栏目组于10月24日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表庆馆所举办的“国宝音乐会”。 中日两国多位古乐演奏家联袂献上精彩的技艺,使这场“文化盛宴”无愧于名字中的“国宝”二字。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音乐会压轴处, “国宝级”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祥霆先生,身穿深蓝色锦长袍登台,使用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国宝唐琴“九霄环佩”,为大家演奏了《梅花三弄》《流水》两首曲目。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聆听得这意境悠远的天籁之音,B站小伙伴们纷纷赞叹;有许多朋友不禁在弹幕或评论区中发出了“如果能穿上我们自己的传统服饰——汉服来演奏的话,就更美了啊”(大意)的感慨。没想到此言一出,引来了另一部分网友的质疑或讽刺;很快两派人马就你来我往,进行“舌战”,在原本的和平美好氛围里发出了“不和谐音”。
关于这场“论战”,我首先旗帜鲜明的亮出自己的观点——我支持汉服复兴,但反对民粹的“大汉族主义”和封建复古论调。接下来,我归纳出十条视频评论里面主要的质疑“汉服复兴”的观点,并逐条对其进行应答。
质疑一:很多东西中国不是失传了,只是渐渐找到更好的东西来代替它然后被淘汰掉而已。
应答:“国宝音乐会”上,日方嘉宾演奏了从中国传入的尺八。而尺八在中国国内,则从宋代开始逐渐被箫、笛等乐器所取代。很多网友在质疑“汉服党”时,便用尺八的例子来做类比。另外十几年前汉服复兴刚在网络上兴起时,就不乏“反对派”拿战国时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来说事,似乎汉服的消失是因为其“宽袍大袖”不利于生产劳动而被我们的祖先自己淘汰的一样。
回顾历史,汉服离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其实是因清朝统治者“入关”后的“剃发易服”血腥政策而造成的,决不能和尺八的失传相提并论。真要打比方,情况更接近的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和台湾推行的试图用日语代替当地母语的“皇民化教育”。
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不但没有使汉服消失,反而是通过主动学习,博采众长,大大丰富了汉服的内容。“宽袍大袖”并不是汉服唯一的样貌,这自然不是汉服断代的理由。而且,近现代工业化走在我们前面的邻居日韩也依旧保留着传统民族服装,甚至工业化取得成就后更有助于向世界宣传自己的传统服装。
顺便一提,现在国内也有人会演奏尺八,方锦龙先生就在B站新年晚会上表演了一段。
质疑二:极其反感一说起传统服饰就是汉服;长袍、唐装、旗袍也是传统服饰,为什么要被否认。
应答:“汉族的传统服装”和“中国的传统服装”在网友的发言中都会被省作“传统服装”,但这两个概念并不能混为一谈,前者是包括在后者里面的。长袍、唐装(马褂)、旗袍虽然不是汉族的传统服装,却应当承认它们是从清朝、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中国的传统服装,这点我不否认。
不过这些服装终究只有百来年历史,而在“国宝音乐会”上亮相的则是上千年历史的唐琴,用百年服饰来承载千年岁月,难免有“不堪其重”之感。加上清和民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窝囊”的时代,一部分朋友会“嫌弃”这个时代的衣服也属人之常情。
质疑三:李祥霆先生是满族人,人家觉得什么庄重就穿什么,不需要“你们”认为合不合适。
应答:穿正装就能体现出庄重的感觉。李先生即便不穿长袍,而选择穿中山装、西装上场,也没人能指责他老人家“不庄重”。为什么“国宝音乐会”上的中日参演嘉宾都会不约而同地穿中式服装或和服登台,无疑是大家都觉得在表演传统音乐的场合用传统服装更为合适。 这就和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人员撤去袁世凯留下的西式“龙椅”,而花时间寻找修复“原装”的明代龙椅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李先生穿长袍的理由,我想并不是因为他是满族人,而是在汉服断代的客观环境下,长袍马褂成为了事实上的中国传统服装。汉服复兴是近年来年轻人自发兴起的,而老一代人对其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古装”“戏服”的层面上,不能奢望其短时间内就马上被社会广泛接受。
满清贵族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而迫使汉服断代,却不意味着普通满族人都必须和汉服“搞对立”。如果“反对派”认为李先生是满族人所以不应穿汉服,那不是反过来承认其他穿旗袍马褂的汉族嘉宾是“穿错了衣服”么。就像汉族演员陈道明可以演康熙,满族演员胡军可以演明太祖那样,虽然汉服复兴的过程中确实含有民族主义的元素,但没必要事事都拿“民族”“血统”来故意制造矛盾。客观情况就是用清装配古琴多多少少有点违和感,不如穿汉服更有风韵,这一点就连清朝的皇帝也不否认啊。
胤禛行乐图册松涧鼓琴页 故宫博物院藏
质疑四:日本人穿和服是因为人家就一个民族,朝代翻来覆去就那么几种衣服。
应答:提出这种质疑的网友是对日本的情况不熟悉,事实并非如此。
日本除了其主体民族,还有北海道的阿伊努族和冲绳的琉球人等几个少数民族存在。在冲绳旅游的时候,游客就可以体验当地的传统服装——琉装。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虽然比不上中国,但日本也是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国家。现在的和服距离刚开始学习唐朝的飞鸟时代、平安时代的和服,其差别之大不亚于“唐版汉服”和“明版汉服”的比较。下图是去年日本新皇“即位正殿之仪”时宫殿内“威仪之者”穿的古风和服,与现在大家熟知的和服差别较大。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质疑五:汉服也分朝代的,太多了不统一。说得清弹奏古琴应该穿哪个朝代、什么形制的汉服吗?
应答:朝代多、款式多确实给汉服复兴增加了“难度”,但因为有难度就不去做了吗?显然这不能成为否定汉服复兴的理由。
我不混“汉服圈”,但我也知道“形制”问题是引发“圈内人撕逼”的一个常见话题。我个人觉得,服装的专业问题应该交给专业人士去研究,外行人争个面红耳赤也起不了多大用处。“如何制作汉服”和“要不要支持汉服复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
别看现在“汉服圈”里“汉式”“唐式”“明式”争得好不热闹,其实这些都是当代的汉服。就像你不能说现代日本人爱穿的“浴衣”是江户时代的和服,现代中国人写的律诗、绝句属于“古诗”一样。“汉服复兴”和欧洲“文艺复兴”、唐宋“古文运动”有相同之处,那就是虽然打着“古”的旗号,但其实是样新兴事物。现在穿着传统服装去逛故宫等名胜古迹的游客中,穿旗袍马褂的朋友大多是“60后”“70后”,而“90后”“00后”则主要穿着汉服,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质疑六:宣传汉服就是认为“中华文化在日本”,是“精日”的表现(有时也讲“精韩”)
应答:日本确实保留下来了很多中国以前的文化,比如音乐会里出现的尺八和唐朝风格的建筑;但要是说“中华文化在日本”,那不是别有居心就是言过其实了。现在普通的中国人一般能掌握两三千个汉字,而普通日本人只能掌握千余个汉字,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和服、韩服都是由汉服演化而来的,同出一源,自然有相通之处。毋庸讳言,由于汉服断代,而和服、韩服保留至今,所以无论是汉服复兴,还是中国古装戏服的制作,都难免会有一些参考日本传统服装的事例。然而这种做法只不过是“礼失求诸野”的手段,真要“精日”的话,直接去穿和服不是更像吗?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电影《座头市与独臂刀》片段,剧中角色很快就意识到小孩子穿的汉服与他们穿的和服不同
质疑七:说“在日本人面前先生们穿长袍马褂太自卑”,好像没有汉服就是中国文化不自信。 
应答:该质疑观点搞错了因果关系,并非是“没有汉服就是中国文化不自信”,而是“中国文化不自信,所以以前才没人想到要恢复汉服”。除了一部分比较极端的网友,大家对“国宝音乐会”上中方嘉宾穿唐装长袍情况并没有指责的意思,只是期盼在类似场合能普遍穿上汉服的那天早日到来罢了。
讲到这里我举一下历史上的事例。元朝虽然没有搞强制易服,但老百姓的服饰免不了受到“胡服”的影响,还流行起“左衽”的穿法;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很快就取法唐宋衣冠制度重新规范了汉人的服饰,这里就少不了中华“文化自信心”的作用。到了清朝灭亡时,西方已经建立了文化霸权,虽然以章太炎为代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有恢复汉服的想法,但“西化”已经成为时代主流,先进的中国人纷纷穿上西装,这就和明朝建立时的情况大相径庭了。
新中国建立时,一方面“新文化运动”中否定传统文化的激进一面的影响力还在,另一方面一穷二白的现实状况也没有余力去搞服饰文化。而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已经做到了“站起来”“富起来”,开始向“强起来”迈进,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有了建设精神文明的迫切期望。文化方面也不再强调“全盘西化”,而是开始重新塑造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这就是汉服复兴之所以出现的时代背景。
再回到原问题,客观地讲,在日本人面前,特别是中日韩三国人在一起的场合,中方代表穿着长袍马褂显然无法展示出中国是汉字文化圈“母国”地位的一面,视觉上也有被日韩“排挤”之感。虽然这和自卑自信没有直接关系,但明显用上汉服的话场面看起来会更和谐。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韩综《英雄三国志》片段,三方嘉宾都有穿传统服装
另外上个月在成都的中日韩峰会上又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很多人在网上发出了“汉服还没被官方承认”的感慨。汉服复兴虽然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说到底是还在年轻人中兴起的自下而上的民间运动;许多长辈可能只知道“古装”“戏服”,未必有“汉服”这个概念,甚至成都武侯祠里的拍“古装照”用的“龙袍”还是清版的。所以说“复兴尚未成功,同袍仍需努力”。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质疑八:汉服具有的浓厚的封建等级色彩,是封建复古。“你看到少数民族穿的传统服饰,就会说:哦,那是他们普通群众都会穿的衣服。可看到好看一点的汉服呢,你一定会想到:这是王侯将相才会穿的。” 
应答:要指出的是,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服装也是有很强的封建等级色彩的,西藏的“活佛”和农奴肯定不可能穿着相同的衣服,建立过封建王朝的蒙古族和满族就更不用说了(目前大多数旅游景点里“古装”摄影摊位用的皇帝服是清朝版的)。之所以有人觉得没有“封建复古”的感觉,主要是不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所致。(不过也有一部分在近代还没发展到封建社会的少数民族,其民族服装的确没有“封建”气息)
汉服复兴是新兴事物,而不是复古。真的在追求“复古”的场合,虽然也有很大可能性出现汉服,比如袁世凯称帝祭天时用的“龙袍”,以及现在很多“专攻国学”的“书院”里给孩子穿的仿古文人服饰,但这些活动的主旨与汉服复兴截然不同,切不可因为类似的表象而将两者混同。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古代帝王将相专属的服装到现在人民群众都能穿戴,这才显示出当代是人民当家作主人。好比在古代某些颜色的衣服是平民百姓禁用的,现在还有这种禁忌吗?就因为以前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所以你现代人就穿不得“同款”衣服,这才叫封建思想余毒呢。         
另外,汉服复兴之所以在中国大陆先于港台等地产生,也和新中国的五十六民族宣传有关。在各种民族大团结图画或照片中,汉族代表或穿职业装,或穿时装,或穿北方民俗服装(主要是陕北),偶尔还有改良旗袍,这让一部分同胞意识到了汉族“没有民族服装”的“怪现象”,这才推动了汉服复兴的开始。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第三代人民币上是经典的天安门民族大团结照,“汉族代表”穿的是代表职业的衣服,而非民族服装​。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第四套人民币中的汉族和蒙古族代表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人类·社会”卷中的汉族介绍,插图直接把西装当做“汉族的衣服”
近三四十年来在少数民族事务上“政治正确”的做法,催生了一股类似特朗普“美国优先”的“皇汉”思潮。提“皇汉”必然会提到汉服,但提汉服却未必要提“皇汉”,这两者之间同样有很大区别。
质疑九:汉服缺乏时代感,配现代时装或短发发型太滑稽。汉服穿起来“行动不便”,T恤衫、运动服比汉服方便多了。 
应答:有些朋友觉得汉服配上现代的发型和鞋子会很别扭,但同样的情况发生在长袍、和服上面却又觉得很正常,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汉服的断代,使之错过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东西服饰大混搭时代,这才让大家感到不习惯,而和服和长袍马褂就没有这个问题。长袍马褂外加短发、皮鞋、礼帽,可以说是“民国范”男子的典型模样。而在留着“学生头”,在和服里面穿衬衫的样子,也是日本明治、大正年间书生的“标配”。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一万日元上的福泽谕吉就是和服配短发的造型
质疑十:现在的汉服多粗制滥造,没有历史沉淀感,只是商家“割韭菜”的工具而已。         
应答:汉服复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带有民族主义方面的内容。由于怕引发“大汉族主义”联想,官方一直以来都比较少去主动去推广汉服(去年CNN就试图借报道汉服的逐渐流行来挑起中国的民族矛盾),即便介绍,也是尽量使用“华服”“传统服装”这类民族色彩比较淡的名称。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国家宝藏》中有关传统服饰的片段
​相比官方,没什么政治包袱的商家就要灵活得多,而自下而上的汉服复兴运动客观上也正需要商家的推波助澜。作为亚文化服饰“三姐妹”之一的“汉服圈”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另两个是萝娘装和JK(女高中生)服】。借汉服的热度迅速“炒作”一番实乃资本的正常操作,粗制滥造、“山正之争”甚至拿唐装“挂羊头卖狗肉”等乱象也就“见怪不怪”了。这些是汉服复兴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的问题;遇到问题不是知难而退,而是勇于克服,这才是应有的态度啊。            
(PS:韩国为了增强民族自信心,组建了一支官方的传统服饰仪仗队来宣扬传统文化。这支仪仗队会吹奏《阿里郎》这样在古代上不了台面的民歌,服饰虽然“复古”,本质上仍然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关于汉服常见问题的十问十答

weinxin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
请扫微信与我联系
中国汉服网编辑部
汉服儒心——从汉服的发展看儒家文化的影响 汉服知识

汉服儒心——从汉服的发展看儒家文化的影响

《左传》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更是华夏礼仪的一部分,可见汉服承载着深厚的礼仪文化。作为影响中国千年...
古代清明节究竟怎么过? 汉服知识

古代清明节究竟怎么过?

仲春与暮春之交,春分过后的第十五天,清明节,如期而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历史上,没有哪个节日像清明节这样,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
“礼”主导中国古代社会 汉服知识

“礼”主导中国古代社会

“礼”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春秋时期,孔子通过总结、清理和反思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了古老的“礼”观念,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创造性地建立起一套以“...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