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古琴:如何成为古人必备的标配之一?其中隐藏怎样的文化内涵

中国汉服网 琴韵书声评论115,665字数 2549阅读8分29秒阅读模式

从伏羲开始,便引领了弹琴的风潮。伏羲所使用的古琴后世称之为伏羲琴。

《琴操》认为,当初伏羲造琴,是为了“反其天真”。这些哲人用琴声将人们被囚禁心灵呼唤到大自然中去,让人们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就象春天的花、夏天的风、秋天的雨和冬天的雪。

此后的漫长岁月,古琴逐步成为文客的重要装备。到了孔夫子时期,他所弹奏的古琴被称之为“仲尼式”,也就是像孔子弹过的琴的样板古琴。正是因为弹奏古琴,让孔子陷入极大苦难之时也不忘借此摆脱精神上的苦闷与彷徨,哪怕吃不上饭也要先把古琴来弹,堪称一级狂热爱好者。

漫话古琴:如何成为古人必备的标配之一?其中隐藏怎样的文化内涵

从圣人伏羲发明到底五弦古琴,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各增加一根成为七弦琴,此后的两千年后,古琴再也没有经过多大变化,几乎是一直从简单中的质朴寻求大美。

值得关注的是,此后虽然衍生出多种乐器,但是古琴却成了达观文人的最爱,甚至没有之一。爱好古琴的这个名单可以写的很长,从竹林七贤开始,这种小集体的研究古琴,让它一度大量增长影响力,当然这些人物却绝非普通百姓。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嵇康简直是用生命在追逐着古琴的至高境界,在竹林深处他借着琴弦表达着自己的愤怒,而这种怒响只能是自己的知音能够听懂。

漫话古琴:如何成为古人必备的标配之一?其中隐藏怎样的文化内涵

竹林七贤

古琴是他心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直到遇害前他用自己的最后气力弹奏出《广陵散》,弹奏后不得不悲哀的感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他没有惋惜自己的生命,而是惋惜一首曲谱,这种对于艺术的追求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在追求何谓是遥远的绝响。尽管儒家为古琴赋予世俗的伦理教化之责,然而对于文人来说,更多的时候却喜欢把琴带到山水之中,抚琴自乐逍遥自在。早在魏晋时期,阮籍、称康等隐土就在山水之间弹琴自娱;而东晋的田园隐土陶渊明,也喜欢自备古琴朋酒之会就抚而和之,并怡然自得地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颇有些得意忘言的境界。

当白天的喧器散去,月明风清的夜晚,古琴清淡、古雅的声音却能传播至远。唐代文艺男神白居易对此深有体会:“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冷由木性,恬淡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在大自然中弹琴, 气息开阔、怡情悦性。然而,这尚不是关键所在。

漫话古琴:如何成为古人必备的标配之一?其中隐藏怎样的文化内涵

汉末文学家、音乐家蔡邕辑写的《琴操》-书中, 记载了俞伯牙向老师成连学琴的故事:伯牙向成连学琴三年,却始终没能达到至臻。成连叹道,看来只能带你去向我的老师请教。两人于是来到蓬菜山去请老师,把伯牙一人留在荒寂的海岛。在天风海雨铺天盖地的惊心动魄中,伯牙突然心有所感。他恍然醒悟,真正的古曲境界不再与别人教授,而是在于自我的顿悟,于是在波涛骇浪之中,他抚出了一曲无人能及的曲子,遗憾的是,他没有知音,仿佛,真正的艺术在此就被注入了孤独的基因。

大唐的开元二十八年,40岁的山水田园诗人,带着疲惫的身躯走进了竹林,此前在宦海沉浮下,他多次遭遇贬谪与磨难,从关心天下开始,他不得不开始关心一下自己的灵魂深处,而这样的时候他甚至丢弃了画笔,而是选择一把古琴和竹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漫话古琴:如何成为古人必备的标配之一?其中隐藏怎样的文化内涵

这种诗里的描述让人顿时进入了一幅唯美的画卷之中,在竹林深处,他依旧像嵇康一般,彻底隐身于竹林,而身旁怀抱的古琴成了这次盛宴的主角,抚摸琴弦就是抚摸他受伤的心灵,而那些被琴弦吞吐出的旋律都是自己满腔的忧郁与愤懑。

这种压力只有山间的竹林可以吸纳,飒飒作响。仿佛一同与古琴交响奏乐,成了一幅不可言传的美妙意境的画卷。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文人的审美意趣反馈到古琴, 代相传的经身琴曲中,有不少是模拟自然之景的,是琴曲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如诞生较早的阳春》《白雪》。《神奇秘谱》在这两首琴曲的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在实际演奏时 (但春)洋洋酒生机。

“物不平则鸣”,古琴终究不是修行的法器,但总体来讲他注重的是冲虚和气。

作为音乐乐器,作为艺术,还有一份性灵的真挚。所以流传后世的曲目里,有《凤面这样的干古爱情佳话,有《胡笳十八拍》这样思乡的愁情,有与友人优的格别的《阳关三叠》,也有山中回忆往日岁月的《忆故人》。与儒家的种种教条化的仪轨相比,古琴更符合人性的自由舒展,它多了几分率性的洒脱,因此更加亲切敲人。它追求道家的飘逸与超脱,却也总有纠结和惆怅的时候,因此更加具有温度和人情味。

宋徽宗以画家的身份也描述了自己抚琴的时刻。

作为一身艺术气息的帝王,他似乎将弹琴、作画当做自己的最高追求,而帝国政治的浮云早被他看得轻,看得淡。

与所有古代文人一样,宋徽宗的琴法无疑也是要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纵浪大化,不同的是,作为皇帝弹琴的人确实不多,何况他弹琴的样子要变成一幅美画,这样的多角度融合,抛去政治来讲,实在是令人感到惊讶的绝伦。

漫话古琴:如何成为古人必备的标配之一?其中隐藏怎样的文化内涵

于是在几位伴奏者和服侍人员的衬托下,竹林的烘托封面,宋徽宗正襟危坐给大自然弹奏了一曲,我们无法听到过去的盛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幅画里的人物神态安详,仿佛都被皇帝的艺术所深深感染,不能自拔,因此那一瞬的妙处定格在画纸之上,仿佛永不消散。

古琴此时无声胜有声。

其实在此之前,送太宗因为迷恋古琴还曾特意找来当时一个叫朱文济的“鼓琴为天下第一”,因此被请到宫中要为他表演。但是也不知道宋太宗突然心血来潮竟然提出要改造古琴,把七弦改为九弦,理由是“琴本为五弦,周文王和武王各加一弦,我为什么就不能再加一个?”很明显,就是要以这些古代的一把手们相提并论。

满朝文武有不少溜须逢迎之徒,纷纷大为恭维。而朱文济却炎然而坚定的表示反对。皇帝大为恼火,逼迫朱文济用新制的九弦琴演奏新曲。朱文济迫不得已便用其中的七条弦演奏了一首传统 琴曲。不懂装懂的丞相为了向皇帝献殷勤,连忙问道“这首曲子果然耳目一新, 不同凡响,请问叫什么名字?”朱文济老老实实的回答:“就是传统古曲(风人松》"

漫话古琴:如何成为古人必备的标配之一?其中隐藏怎样的文化内涵

古琴某种角度就是象征了文人的节操底线和风格担当,它们作为文人的标配之一,寂寞又备受推崇的古琴,以微小的清音,传承在文人士大夫的书房与自然山水中。千百年来,这个琴声一直飘荡在文人的节操之中,其文化早已超越出音乐的范畴,逐步达到了“琴道”的最高境界。

因此嵇康早已经在《琴赋》中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于是在考验自己人生最大底和节操时,他选择以献血捍卫文人的最高人格,于是,他选择了最后的弹奏,然后血洒那片黑暗而无光的时代。

撰文|赵公然

weinxin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
请扫微信与我联系
中国汉服网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