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芜存菁,汉服文化便能破蛹成蝶

中国汉服网 同袍观点评论85,5221字数 1380阅读4分36秒阅读模式
最近两年,在特定群体中早已流行许久的“汉服文化”,似乎有着一股跃跃欲试的“出圈”势头。对于身处“圈外”的普通人而言,“汉服”的存在感也显得越来越强,各种以“国风”“古风”为名的类汉服设计迅速走俏,深刻影响着社会审美与流行趋势。

熟悉中国互联网的老网民一定记得,“复兴汉服”的理念在早年间遭遇不少白眼与挫折。那时,许多汉服爱好者组织的活动往往应者寥寥。某些打着汉服旗号哗众取宠的人,以及早期汉服产业相对粗陋的设计与工艺水平,让普通人难以产生好感。钟爱汉服的年轻人,只能在诸多误解与压力之中与“同袍”抱团取暖。

去芜存菁,汉服文化便能破蛹成蝶

在短短数年之内,汉服文化取得如此大的突破。造就这一结果的,必然是多重利好因素在时势中的交汇,而不可能是任何单一的原因。

使汉服“出圈”的第一要素,便是民族情怀与传统文化热潮在近几年里的迅速兴起。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国内民众对本国文化的兴趣与认同也随之快速升温。这种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想要得以维系,就必须得到具体、鲜活的传统文化要素的支撑。早已悄然发展多年的汉服文化,正是一个理想的“文化富矿”。在这种社会性情绪的鼓动之下,大批新人涌入,为汉服爱好群体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汉服仿佛成了“传统文化复兴”的一面旗帜,寄托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与火热、炽烈的情怀相对,促使汉服“出圈”的第二大要素,则是趋利、理性的资本。伴随着汉服需求扩大,对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汉服成了有利可图的产业。任何存在产业的地方,都必然会引发社会资本的兴趣。这意味着原来汉服爱好者圈子里“土法炼钢”式的生产与消费模式的瓦解,也意味着汉服产业的全面正规化、市场化。

去芜存菁,汉服文化便能破蛹成蝶

此外,正因为有了那些默默从事科普、考据、设计、传播等工作的汉服相关从业者的积累,今天的汉服产业才抓住了风口的机遇。这样的结果,对那些可以被称为“核心圈层”成员的资深爱好者而言,无疑也是一种令人欣慰的回报。他们对汉服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满怀憧憬,期待自己能够扮演更关键的角色。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让汉服文化爆发出了令人惊叹的社会影响。然而,也正因如此,汉服承载了太多迫切而沉重的预期和寄托,这很难说是一种服装就能完全承载得了的。如果汉服文化钻进一味复古的牛角尖里,就可能失去创新与对外交流的生命力。资本的介入固然让汉服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倘若资方逐利的欲望过强,很有可能造成各种乱象,损害原本和谐、淳朴的社群生态。而一些核心成员多年的耕耘,也意味着这些核心成员很可能会为了圈子里的话语权互相争斗,排挤“圈外”成员。

去芜存菁,汉服文化便能破蛹成蝶

汉服文化若要成功破茧成蝶,一方面需要广大汉服爱好者与从业者在诸多相异理念的碰撞中,摸索出定位上的共识,以竞合而非对立的方式,促进汉服文化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排除负面隐患,以去芜存菁的方式实现自我蜕变。

当下,主流社会给予汉服的认可和期待是空前的。汉服文化得到了诸多主流媒体的传播,很多学校举办了相关活动或成立相关社团,以汉服为主题的“中国华服日”吸引许多年轻人参与。这些现象说明:当前的汉服文化,正处在从野蛮生长向有序发展转型的过渡时期,而这一过渡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此时此刻的局中人能否作出正确抉择。

在汉服文化发展扩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乱象。乱象的存在并不可怕,但有乱也不能不治,唯有及时将乱象一一化解,汉服文化的生命力才能长久维系。对此,社会不妨对汉服文化的未来发展拭目以待,乐见其成。

撰文/杨鑫宇

weinxin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
请扫微信与我联系
中国汉服网
汉服风潮: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年轻人的新宠 同袍观点

汉服风潮: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年轻人的新宠

作者:言道明德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年轻人对汉服的兴趣日益浓厚,汉服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符号。是什么因素推动了汉服的流行?本文将从汉服的历史、文化内涵、现代演绎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